速 览
砍刀追到2026: 川普要求继续削减明年的科学预算 五十多年前的失控航天器下周坠落地球 星舰火箭静态测试时发生爆炸 期刊版面费的上涨速度比通胀略低 北大团队系统揭示森林死亡后恢复速率减缓及其原因学界头条
1.砍刀追到2026: 川普要求继续削减明年的科学预算
图源:Alex Brandon/AP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川普政府要求国会在制定2026年预算案时,对美国主要科学机构的拨款继续大幅度削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出削减37%,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出削减50%以上,这两家机构是美国最大的科学资助机构。
展开剩余83%而其他较小的科学机构也面临经费削减,美国能源部(DOE)、宇航局(NASA)、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质调查局(USGS)、环境保护署(EPA)、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部门的经费减少的比例从18%-39%不等,同时许多进行到一半的项目也可能“烂尾”,如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登月任务以及月球轨道空间站Gateway等,都必须面对后续经费断档的风险。
参考来源: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trump-s-proposed-budget-would-mean-disastrous-cuts-science
航空航天
2.五十多年前的失控航天器下周坠落地球
多国太空信息监测系统确认,一颗名为“Kosmos482”的卫星将于5月7日至13日间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其目前完全不受控制,因此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能是坠落地点。
这颗卫星于1972年3月由前苏联发射,原本是为了执行金星探测任务而设计,目的是收集金星地表的数据。然而,因为火箭上层推进器故障,Kosmos482未能获得足够速度脱离地球引力,反而被困在绕地椭圆轨道中,彻底失控。由于这颗卫星的设计能承受金星极端大气环境,因此它在回到地球的过程中很可能保持完整形态淘配网配资,大小相当于一辆汽车那么大的实体会直接撞击地面,时速可能高达一两百公里。当然因为大部分地球表面是无人区,坠落时造成伤亡的概率小于一万分之一。
参考来源:
https://earthsky.org/space/kosmos-482-soviet-spacecraft-to-fall-to-earth-may-2025/
3.星舰火箭静态测试时发生爆炸
图源:SpaceX直播
本来马斯克即将宣布星舰可能近期进行第九次试飞,但是在当地时间5月2日晚进行的静态点火测试中,第35号超重火箭在发射台上发生了爆炸,画面显示33个猛禽引擎最初几秒运行正常,但随后发生了异常,SpaceX直播画面显示火箭底部突然间出现了大量火焰和烟雾。大约在点火后30秒,火箭发生爆炸,火球吞没了整个发射台,碎片四散。爆炸的冲击波震碎了发射台附近的观察窗。
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发射台和周围设施受损严重,SpaceX估计修复成本可能高达数千万美元,而损毁的超重火箭更是价值数亿美元。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经启动了对事故的调查,暂停了SpaceX的所有发射许可,直到调查完成。
参考来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4672113/moment-elon-musk-rocket-prized-possession-explosion.html
学界动态
4.期刊版面费的上涨速度比通胀略低
学术媒体Delta Think每年都会调查30多家主要出版商的文章处理费(APC)报价。该数据集涵盖了2015年以来超过2万种独立刊物和每年15万种刊物组合。2025年,他们发现价格涨幅已从2024年的异常高位回落至长期趋势。样本中的完全开放获取(“黄金”)期刊定价上涨了约6.5%,而去年同期的涨幅为9.5%。混合出版定价平均上涨了3%,而去年同期的涨幅为4.2%。将其与全球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通胀指数进行比较后,总体而言, APC的涨幅低于通胀率。
图源:deltathink.com
上图比较了所示的 APC 平均年度变化(蓝线)和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的变化(红线)。正数表示价格上涨;负数表示价格下跌。大多数年份,平均APC的实际值都在下降。换句话说,它们的增长速度低于通货膨胀率。例外情况是 2021 年,当时APC大幅增长,但通货膨胀率却不高。
参考文献:
https://www.deltathink.com/news-views-the-impact-of-inflation-on-apc-costs
前沿研究
5.北大团队系统揭示森林死亡后恢复速率减缓及其原因
森林死亡后冠层绿度(NDVI)和含水量(NDII)的恢复时间对比
图源:Nature Plants,2025
Doi: 10.1038/s41477-025-01948-4
近年来,全球干旱和热浪导致森林死亡事件频发,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构成严峻挑战。阐明森林死亡的观测事实和恢复机制对准确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朴世龙院士团队对此开展了多年系统研究,基于全球1600个采样点记录的1699起森林死亡事件,利用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系统分析了15万余幅Landsat影像,揭示了过去40年间森林死亡后植被绿度和冠层含水量恢复速率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自19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森林死亡恢复所需时间显著延长,恢复速率减缓。可解释性机器学习分析进一步表明,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是导致恢复速率减缓的主要原因。虽然森林死亡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其恢复过程,但其整体变化不显著,难以解释恢复速率的下降趋势。相比于森林绿度,冠层含水量恢复明显滞后,表明仅根据植被绿度变化会高估森林恢复速率,从而低估森林死亡事件对生态功能的长期负面影响。论文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
参考来源:
https://news.pku.edu.cn/jxky/ad72022ba47c4b43a478e5dc8d888d64.htm淘配网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配配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